第(3/3)页 以及近期的桑巴扶桑社区,超两百万移民至桑巴,疯狂购买土地,政商界都被入侵。 民间都在议论说这是扶桑的换国计划,真假尚且不知道,但可以肯定个的这些大量移民的地方拥有巨大的话语权,这不就和大明如今的海贸是一个道理吗? 大明没有换国的想法,也看不上,但对海外的影响力却是急需的,现在需要,未来更需要。 在思索间,袁可立再次出声了:“况且诸位提的弊端也忽略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集体工坊、集体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,既然是市场经济,那就会有市场自行调节。 当遍地都是集体工坊的时候,供大于求,货物积压,集体工坊自然就不攻自破了。 再说了,集体工坊是我们提出来,真要实施真的有那么简单吗? 虽然制定了各种制度来规范和束缚,但不要低估了人性和他们的聪明,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,只要是制度就能绕过或者突破,矛盾是必然发生的。 一两个、十个八个被爆出矛盾的时候,只会劝退观望的人。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局限性,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我们不知道,或许几年十几年后集体工坊不适应了又发展处新的方式,但至少在实施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利益。 况且,朝廷又不强制推行,只做几个给百姓们做个样,民间怎么搞那就由民间自行决定呗。 所以,从长远的角度来看,集体工坊的利远大于弊。” 说完这一切后,袁可立转身朝着崇祯躬身:“臣恳请陛下允许!” 袁可立站在这么高的角度上分析了,众人想反对也没法反对了,只能将目光看向了皇帝,等待着皇帝的决定。 崇祯自然是知晓众人的想法,思索了几息后突然问道:“诸位知道金国为什么进攻宋朝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