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5章 拨乱反正-《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》
第(2/3)页
陈重锦甚至在这短时间里真假参半的考虑很周到,不等傅南竹说话,就继续说道:“当时之所以没有告知傅郎将这个真相,是父皇在出关后确实行动捉摸不透,我也怕惹祸上身。”
“而且真说了的话,傅郎将要是头脑一热,做出些什么事或说些什么话,那就是害了傅郎将。”
“别说那个时候我与陈符荼都低调了起来,就算要借此对付他,也难将其扳倒,我自然不忍心为此害了大隋的忠臣良将。”
他说的相当诚恳。
情绪表达很是到位。
这让傅南竹纵然觉得陈重锦的话语里有刻意彰显他自己的成分,也很难怀疑都是谎言,而哪怕信了一分,他的心境也是如遭雷击,面色更惨白了些。
陈重锦趁热打铁说道:“如今的情况,我与陈符荼已是不死不休,所以也没必要说些虚的,我当然希望傅郎将能站在我这边,就算傅郎将不愿,我亦不会杀你,只是我不能看着傅郎将被蒙在鼓里,为自己的杀徒仇人而赴死。”
“因此我不会要求傅郎将什么,只道出真相,信与不信你可以自己再去调查。”
傅南竹要是能查出来,早就查出来了。
但结合神都里当时的情况,傅南竹最先怀疑的确实是陈景淮,是长公主去了皇宫,给了他一个答案,才让他消除了自己的怀疑。
哪怕他的确还在追查,尤其把重点放在上官明月的身上,可什么也没找出来。
他不会想是长公主欺骗了自己,就像陈重锦说的,在出关后就变得截然不同,甚至还禁足了长公主的陈景淮,在宁十四的事上对长公主撒谎,并非不可能。
而很多事情都禁不住想,就算没有全信,傅南竹的心思确实也因此变了。
陈重锦提及了姜望,那么他曾斩草除根的去杀上官明月这件事,傅南竹不会有怀疑,疑点只在上官明月去了东宫是否为真。
但傅南竹确实是个很忠心的人,没有确凿的证据,他很难背叛陈符荼。
先不说陈符荼的问题,就算证实了宁十四的死与陈景淮有关,陈景淮也毕竟已经死了,作为忠臣的傅南竹哪怕忌恨陈景淮,亦不会背叛整个大隋。
就更不会牵扯到陈符荼、陈重锦这些皇子的身上。
但换句话说,若是宁十四的死也与陈符荼有关,他确实很难再对其忠心耿耿,他不会背叛整个大隋,不代表仍会为陈符荼效命。
那么转而支持陈重锦,依旧在效命大隋,的确是最好的选择,无需多纠结。
前提是,这件事情已经确凿。
但疑心一起,实实在在的,这场仗他也没有多的心思去打了。
陈重锦这时候让杨砚把威压给撤了。
他亲手搀扶起傅南竹,说道:“我并非让你即刻做出选择,事实真相如何,答案就摆在那里,你可以继续阻拦我,但你得活着,才能获悉最终的答案。”
陈重锦没有操之过急,虽然让傅南竹临阵倒戈是他最希望的,可此事也非一蹴而就,更何况骁菓军最忠于皇室,就算傅南竹倒戈,也只会有一部分人跟随他。
目前只让傅南竹的战意削弱,就已是对他很有利的。
但他还是想退而求其次的让傅南竹能够暂时中立。
所以陈重锦就叹了口气,说道:“实话实说,将士们以死效忠,甚至是张首辅这般为大隋鞠躬尽瘁,亦落得个反叛的罪名,上位者如此,让底下的人怎能不心寒。”
“父皇的事,我身为儿子,不便多言,但摆在眼前的事实,傅郎将心里是清楚的,而陈符荼在很多方面都很像父皇,他伪装再好,也终归只是伪装。”
“更何况他的登基是有问题的,这样的人坐在那个位置上,大隋怎能好的了?”
陈重锦伸手接过陶惜递来的诏书,然后再递给傅南竹,说道:“此诏书是真是假,傅郎将应能看得明白,多的我就不说了,如何选择看你自己。”
在傅南竹捧着诏书的时候,陈重锦又说道:“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,我都尊重,咱们都是为大隋着想,纵然最后只能兵戎相见,各自心中无愧就好。”
这一下可谓戳中了傅南竹的心。
陈重锦的‘真情流露’,深深感染到了傅南竹。
他摊开了诏书。
字迹的确是陈景淮的,玺印也没什么问题。
诏书里很明确说了罢黜陈符荼的太子之位,另立四皇子陈重锦为储君。
第(2/3)页